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景點介紹

褒忠古厝
三合院式住宅
三合院式住宅
鄉長公館
鄉長公館

  根據「雲林縣史蹟調查報告」,本鄉之歷史建築物以一般民居建築為主,茲列舉較具代表性者如,張宅合院(西元1800年)、龍岩國小宿舍(日治)、台糖宿舍(日治)、柯宅合院(西元1910年)、「鄉長張江海公館」(1937)等;值得一遊。

  褒忠的傳統建築,一般均為較簡單的三合院,也不乏以竹片、稻草、泥巴、牛糞等隨手可得的建材所建成的「竹管仔厝」。褒忠鄉在清朝時期也曾顯赫一時,出過不少名門望族,而存有數幢格局較大,形式華麗的大型宅第,這類宅第通常為地方上望族所有,家族中並多有科舉功名,因此合院尺度較雄偉,而細部作法更為精緻。

  這類宅第的形式基本上以三合院原型,但通常有較多的進深及院落,以埔姜村內第一任民選鄉長張江海的閩日合壁公館為例,據屋主指出:這棟房子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斥資興建的,採用閩南木構式建築,其外觀最主要的特色在於:一百多坪的屋頂全部以俗稱「黑瓦」的水泥瓦鋪設而成。此外,為了改善閩南傳統建築常見的通風與採光不良缺失,張江海決定採用日式廟宇的雙重屋頂結構,讓整棟房子更為氣派壯觀,另一方面,屋內的通風更為舒適涼爽。如今鄉內仍有不少耆老賢達對於這棟鄉長公館昔日走過的風光歲月津津樂道,不時引為茶餘飯後的助談話題。參考資料:《褒忠鄉情舞動人生》(雲林縣政府)、沈文台:《馬鳴褒忠》(雲林縣政府文化局)。

 

農村的竹槓厝、土埆厝、三合院前的「門口埕」之研究

  三合院的建築型態:被包圍的內前空地叫「門口埕」。在埕內可做許多活動,如鄰坊寒喧、開講、小朋友遊戲、祀拜等等。在農忙時期,「門口埕」也是曝曬農作物的地方,因此「門口埕」可兼具生活性與經濟性。傳統房舍牆面建材以砌磚為主,或者編竹夾泥牆,及少數土埆厝。土埆厝是由土做成土磚塊,再把它們一塊塊的堆疊起來的。

  而編竹夾泥牆,也就是竹槓厝,是先把許多粗竹子搭蓋成整棟房屋的骨架,再把許多細長竹片編在一起,固定在骨架上,最後再用水泥和豬屎(牛屎)混合後,塗抺上去。屋頂是木造鋪閩南瓦,或者以竹子代替木材以求造價低。室內的地面過去有錢人鋪六角紅磚,沒有錢人家鋪泥土,現在以水泥為主,但是近年來大部份人為了過得更舒服,就在水泥地上再鋪上一層地磚,用意是為了降低室內的溫度。 參考資料:《褒忠鄉情舞動人生》(雲林縣政府)

  • 門口埕
    門口埕
    門口埕曝曬農作物
    門口埕曝曬農作物
最後異動時間:2018-02-06 下午 04:03:04
TOP